丞相祠堂位于宜宾流杯池公园东南点将台之下,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云南,途径戎州(今宜宾)而建。风景名胜丞相祠堂也是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与大公堂相距百米,面积1400平方米。坐东朝西,平面按“回”字形布局,有屋52间,由门厅、中庭、庑廊、钟鼓楼和享堂组成,古朴浑厚,气势非凡。祠堂雕梁画栋,门窗栏杆等部件均雕刻精细,美不胜收。中庭是祠堂最精彩的部分,中间四根合抱大柱,选用上好的松、柏、桐、椿四种木料制成,取“松柏同春”之意,祈求家族世代兴旺。中庭两边庑廊各七间,塑诸葛后裔中的杰出人士,用来激励诸葛子孙们奋发向上,成就一番事业。从庑廊拾级而上,两旁分列钟、鼓二楼。祠堂最后是享堂,中塑诸葛亮像,高2米余,两侧分侍诸葛瞻、诸葛尚及关兴、张苞像,气韵生动,呼之欲出。 除了上述二堂,诸葛镇内还保存着许多明清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仿佛如颗颗璨灿的珍珠,散落于镇中的每个角落。像这样布局奇、规模大、年代早、数量多、种类繁、建筑精、保存好的古民居群落,不仅在江南,就是中国也不多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最佳旅游季节宜宾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 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mm,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 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1%。年平均日照数为1000~1130小时,无霜期334~360天。年平均风速仅为1.23m/s,多为西北风和 东北风,静风频率较大,高达34~53%,风速小。四季均适宜出游历史文化明正德年间,知府胡沣培修其祠,供诸葛武候像祀之。清咸丰元年,该祠及流杯池一带毁于兵乱,咸丰六年(1856年)又重建。清光绪辛丑牟(1901年10月),叙州知府文焕书匾“丞相祠堂”及门联“明知炎德已衰感三顾君恩出抚危局,毕竟大名大朽怀两川相泽来拜荒祠”,原迹尚存于该祠大门。关帝庙是丞相祠后殿,却自成院落。殿内塑关羽、关平、周仓像,殿外古石塔炉青烟缭绕,古石鼓、石狮、石华表傲然屹立。 庙内收集有宋徽宗赵佶、明神宗朱翊君、清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皇帝的提匾、对联十余幅。
赵一曼纪念馆是介绍中国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事迹的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山腰的翠屏书院。创办于1959年5月,原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事迹陈列室。该馆馆藏品816件,其中一级品10件。馆前树有赵一曼的汉白玉雕像,馆内陈列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陈列反映了赵一曼成长经过和她在东北地区开展工人运动特别是在抗日联军中英勇战斗的业绩和临难时的英雄气概。
位于西郊,距城区9公里。天池古名滇池、凌波池,亦称西湖。中横巨石,状若桥梁,将池分为二,内池广一里、长五里,外池广一里、长三里,水深数丈。天池成因,说法不一,或说由金沙江河道变迁形成,或说因地震,大地陷落所致,天池内遍布荷花,或红或白的花朵硕大娇艳,所产之莲藕,色白如雪,鲜嫩可口,“天池藕粉”至今仍远近闻名。天池美景,自宋以来多有记述和题咏,为人们所称颂。公园内架有曲桥一座,形成上下两个湖面。上下湖有湖心岛各一个,下湖有两个半岛,远远望去,给人以幽深莫测的感觉。蜿蜒迂曲的沿湖长堤,全用条石砌成,高2米多。岸边建成宽1米的水泥小道,道旁广植嘉木,绿叶婆娑,倒映湖中,微风轻拂,波光粼粼。园内还建有花园、盆景园、蔷薇园各一个。花园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种有蝴蝶果、象开红、贴脚海棠、腊梅、红枫、杜鹃等花木。四时花繁,争妍斗艳;另有近400平方米的草坪,寸草绒绒,如碧毡铺地。盆景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各式树桩盆景,姿态各异,巧夺天工。蔷薇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种植有铁树、朱兰、月季、雪松、云竹、广玉兰等花木;其中一株雪松,高不盈尺,而枝叶却铺了一丈方圆,青灰色长枝如孔雀尾巴,甚是奇特可爱。此外,公园还有30多亩的苗圃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诸如水杉、香樟、悬钤木、银桦等树苗及各种花卉苗种。天池上湖,优良品种雪花莲已广延二亩多湖面,夏天,荷叶田田,菡萏映目,看去虽不如古天池那么浩渺无涯,但游人仍可领略山青水绿、芰荷飘香的情韵。
越溪河,古名拥斯茫水,又名大牢溪,自荣县入宜宾县境内,经合什、征远、柳嘉、沙沟、改进、观音、徐家、隆兴、越溪、古柏、缸平、黄伞等十三个乡镇汇入岷江,流长105公里。 越溪河在宜宾县段山清水秀,岩岸千姿百态,风光奇异,景色迷人。名人樊曙的《越溪河记》(收载清嘉庆《宜宾县志》),详细记述其风光、产物、人物、民情。建国后,因建筑电站,越溪河被分段渠化,昔日怪石嶙峋,惊涛拍岸的险滩已化为晶莹平湖。机轮往来于碧波绿水间,翠竹连岗,苍木掩岭,鱼舟唱晚,牧童横笛;支溪汇流处,苍台铺地,芦竹掩映,水禽舔息,清幽深邃,尤其是越溪河隆兴至大塔段长百里许,景色甚佳,有“一线巫峡”、“老熊步水”、“猕猴垂诞”、“双凤临河”、“和尚夜影”、“铜鼓秋风”、“丹山碧水”、“千尺石门”、“天工石佛”…等景点。还有南宋程公许读书处——蟠龙书院、明尹伸府第遗址和墓冢、石室火葬墓群、摩崖造像、汉代崖墓及大塔荔枝园、安塘坡的油樟种子园等古迹名胜。
石城山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宜宾县横江镇境内石城山上。总面积5500亩,其中森林面积4100余亩。石城山山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错落有致,气势磅磁,海拔840~1115.9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中气温低于山下6C~7C,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山中常年林木葱茏,绿波万顷;四季山花烂漫,香飘四野。公园内植物原属常绿阔叶林区,种类繁杂,多为樟科、壳斗科等喜湿阔叶树种。民国年间驻军滥伐林木以充军响,毁损严重。50年代初,开始人工营造以针叶树种为本的用材林。珍稀树种有帧桶、香樟、红豆、锥栗等;散生树种有桶木、臻于、麻烁、木荷、摊木等30多种;灌木有油茶、杜鹃、木姜于、铁仔等;竹类有捕竹、水竹、苦竹、画眉竹、慈竹等10多种,其中楠竹3.25万株:草本植物有凤尾额、三叉藏、芭茅、兰花等:还有天麻、金银花、柴胡、无冬、麦冬等40余种中药材。有猴、山羊、刺猬、松鼠、锦鸡、竹鸡、斑鸠、画眉、喜鹊、黄鹭等野生动物。整个公园融山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主要景点有:雨师洞及洞外建于明代的雨师庙、凌空飞架的3000米长古栈道、波光潋滟近百亩水面的叠翠湖,还有立于顶峰峭壁上的"隐身大佛",高约70米,颇有人工雕饰的神韵。
黄连河位于(云南省)大关县东南侧,距县城5.5公里。沿途山花烂漫。幽谷纵横,清泉奔涌,彩虹飞旋。总游览面积42平方公里,属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拥有大小瀑布47个,落差较大的就有14个。最著名的情郎瀑布落差高达142米。加上神秘莫测的白象洞,令人心旷神怡的水帘长廊和使人惬意的大滑板,堪称“黄连河百景”。这里还有形似飞鸽的世界珍惜植物珙桐“鸽子花”。这里既有南国的俊秀,又有北国的风光,这里的山、水、林、洞融为一体,奇、秀、幽、雅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卷。
大龙洞风景区位于花垣县补抽乡境内,距吉首市41公里,沿矮大公路上行22公里即到达景区。大龙洞风景区是吉首市母亲河峒河的源头,是双龙风景区的核心景区。大龙洞风景区内溪河纵横,溶洞暗河相连;奇峰突兀,怪石林立,古树参天,野藤蔓延,其间不乏奇花异果、珍禽异兽。相传远古时候,北海龙王应黄帝之约追赶蚩尤的九黎部落至双龙景区境内,被秀丽的山水所迷不思归北海而定居于此,龙婆居大龙洞,龙公居郎龙山,龙媳居小龙洞,七位公主化作七大瀑布成七星状依附大龙洞四周,龙太子与凡间绝色美女黛帕流光一见钟情,生下苗族的先祖三位王爷。此举震怒天庭,龙太子被赶出大龙宫而深囚于龙潭。黛帕流光化作山峰深情地凝望着龙潭,守候数千年,山涧虫鸟啼,泉水叮咚声好似向后人传颂美丽的神话。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海拔在3000米—3200米,总面积1.92万公顷,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昭阳区西部的大山包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4′55″~103°23′49″,北纬27°18′38″~27°29′15″之间,属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9 200hm。1990年昭通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金沙江第一湾(月亮湾)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后接纳了玛伊河和硕曲河之后,携三河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怀抱,在江水汇合处,形成“三壁夹两水"的奇景。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由此水势更加浩荡,峡谷逐渐开阔,在即将冲出这川、滇要塞之时,它似乎想舒缓一下长途奔波的疲劳,于是放慢脚步,在得荣县子庚乡与德钦县奔子栏交界处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孰料这不经意的即兴之作,竟成就了一处奇观,这就是中国四十大景观之一的“金沙江第一湾"(月亮湾)。从山顶俯瞰全景,使人在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之际,不能不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奇!
鸡公山在云南的昭通,距离昭通市90公里。因其形状像雄鸡头而得名,山顶上那一字排开的巨石,便是惟妙惟肖的鸡冠子。鸡公山绝壁千仞,雄美无比,阳刚之气十足。亿万年来,这只公鸡巍然屹立在高原边缘。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鸡公山大峡谷,更是集雄、奇、险、峻为一体,大气磅礴,险峻异常,壮美无比。峡谷落差高达2600多米,据说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鸡公山可看见山下的牛栏江。
码口溶洞群位于昭通市永善县码口乡,距昭通市130公里,距永善县城180公里,与四川金阳隔江相望。在沿金沙江一线方圆几公里分布着二、三十个溶洞和溶穴。溶洞与洞穴并存,水洞与旱洞交融,幽深奇长,神奇迷人。其中以牛郎洞、织女洞、碧莲洞、大小龙洞,龙宫洞最有代表性。
昭通古城,是朱提文化的见证者之一。昭通为云南三大文化发源地之一。作为曾经的“小昆明”,昭通古城在今天面临消失与重建的双重选择。昭通古城核心区,即以辕门口为中心的2.97平方公里(1985年前的城区面积),昭通老城有四门,东为抚镇门,南为敉宁门,西为济川门,北为趣马门。昭通古城 文脉源远流长,历史上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是目前唯一最具规模、成片集中反映昭通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传统风貌区,是昭通传统市井文化、传统街巷风貌保护较 好和街巷最密集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老昭通情感价值。特别是解放前的0.67平方公里,是古城保护的主要内容。
位于会泽县境内,由以礼河片区、金钟山片区、长海子、大桥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等两片五区111个景点组成,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景观有以礼河跨流域四级梯级电站景观;有气势雄伟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土坝的毛家村水库景观;有黑颈鹤越冬聚居地、杜鹃花卉、高山五彩草场、古驿道、云峰瀑、会泽城和金钟山众多的名胜古迹。是游览观光、科研科考的极好去处。
娜姑镇位于会泽县西部,金沙江东岸,以礼河西岸,属乌蒙山区腹地,距会泽县城32公里。娜姑镇之名,原为彝语“纳姑”,“纳”为黑,“姑”即原野或土地,意为“黑色的土地”或“黑色的坝子”。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娜姑镇白雾村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多依河位于罗平县城东南40公里,经十万大山峰丛至多依寨子进入景区。景区从多依寨至 “鸡呜三省”的三江口,全长12公里的河床上有近40个瀑布,两岸古木修竹,色彩丰富,层次清晰。河水常年晶莹剔透,蔚蓝无边。尤其是沿河两岸盘根错节的干年古树,仿佛就是一座庞大的自然根雕艺术展览馆。河道婉蜒曲折,布依村寨沿河而布,吊脚楼隐现树丛竹林之间,一派十足的热带风光画面。一水合三江、清江一边淌、浑水一边流的奇观异景就在此显现。
九龙瀑布群位于国营镇龙林场大吾林站境内,距县城48公里,因景区内的九龙山而得名。九龙又称图九龙(壮音),意为两条龙缠绵在一起,据说很久以前,南海龙王的一双恩爱龙子龙媳,云游落到大吾林站,为当地送雨、送水、造福人间,并产下龙孙六子一女,天长日久,化为九龙山。瀑布以"群"为特色,在2.5平方公里内分布着十多条落差30多米、宽20多米不等的瀑布,相距为100-300米。风景区内林木参天、浓绿荫翳、藤条交错、绿潭清澈、溪流潺潺、野趣盎然。主要景点有:群龙迎宾、双龙戏珠、紫龙相会、九龙入宫、龙女戏珠、神龙庆殿、白龙出潭、金龙垂延、青龙点水、环观林海、密林探幽、赤壁列阵、龙狗巡山等 。景区内开辟有鲤鱼山度假村,建有古朴清幽的民族风情楼,是人们避暑、观光、游览、探险、度假的好地方。
云南曲靖市的西平镇,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座城市,原为沾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滇东古老的重镇之一。镇西北约4公里的天生坝,四面环山,中有小湖,现名牛过河水库。旁建自来水厂,西平镇的用水,全靠这里供给。东面山坡上,青松茂密,与小湖相映,显得秀逸幽静;湖距村落较远,四周耕地亦少,更增添了这里的山野气息。湖西缓坡上,有一溶洞,名为天生洞,近年来已成为知名的游览区。 天生洞共有三层,洞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移步换景。有的如横卧的东方巨龙,有的像飞流直下的银河,有的象无边的原始森林,有的又象东海龙宫。天生洞奇异的是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都交汇在精华地段——梦幻迷宫处。第一层:主要有两个景区。进洞不远,便是益州太守曾经饮酒作诗的“饮酒厅”。“万年灵芝”、“迎客松”、“南天一柱”等景色令人眼花缭乱。第二层:洞内钟乳石肉红透明色,有三个主景区,第一个景区是版纳风情:由“版纳蕉林”、“热带密林”、“大象戏胖娃”、“东海神龟”等组成;第二个景区是“乌蒙磅礴”;第三个景区是麒麟仙子宫。“妙音洞”,堪称天生洞一大奇观,洞顶钟乳石吊挂,洞底石笋丛生,击之能发出妙音。音乐工作者找到了一组完整的音阶,演奏出了《国歌》、《绣荷包》、《阿细跳月》等歌曲。中央电视台以“云南第二奇观”对天生洞妙音洞作了专题报道,引起了海内外游客的极大兴趣。
“水晶流成瀑,玉石堆成山,岩石结成冰,翡翠串成帘。”这是曲靖市沾益县当地人对花山湖畔彩云洞的赞美。在云南众多的喀斯特溶洞中,彩云洞也许并不为人们熟悉,但它却是一个非常幽深、奇特、五彩斑斓的地下溶洞,最近才逐步开发而展露出它的璀璨光芒。近日,沾益县已把彩云洞作为一个重要新景点在第四届珠江源旅游节举办前夕推出。 彩云洞为一天然暗洞,位于花山湖尾部,南距县城30公里,北距珠江源头20公里。洞长约3公里,洞体宽敞,旁穴杂陈。一般宽、高在20-30米,由钟乳石自然分隔成6个不同的景区。第一大厅较宽敞,以石幔、石瀑为主;第二厅洞分层数,一层一个天地如秀拔笋林、华表龙柱;第三大厅以石花、石钟乳为主,如阡陌纵横,一步十景;第四大厅洞穴狭窄,阴森恐怖;第五大厅又名盘蛇洞,有许多形似蟒蛇的东西相互盘绕、绞缠在一起,有大有小,有长有短,甚至还有蛇鳞,被疑为蟒蛇化石;第六大厅钟乳石森林一样密布,但还不是彩云洞的终点,尚在进一步开发之中。 彩云洞的岩石有红、白、黄、黑、赫、紫等多种色彩,五彩斑斓,妙不可言。其中有一个宽敞的大厅顶壁挂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深色石钟乳,各个石钟乳间是一层白色的矿物质,从地面的水池看洞顶的倒影,犹如一座险峻奇拔的山峰,种满了深色的植被,植被间覆盖着斑驳的白雪,形成了逼真的“林海雪原”奇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真令人拍案叫绝。从洞内很多钟乳石的横断面可以看到,红、黄、黑等颜色均覆盖在外层,而内层则是洁白如玉、晶莹美丽的结晶体。彩云洞随处可见白色的岩体,据导游介绍,其中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的物质就是人们喜爱的水晶石了。洞中不乏名贵的石材、矿物质,只是因为其分布比较零散、含量低,所以开采价值并不高。但看来“水晶流成瀑,玉石堆成山,岩石结成冰,翡翠串成帘”这话还真不假。
省级湿地保护区,位于沾益县大坡乡,景区面积6.67平方千米,是具山、水、林、石、洞、潭及草地为一体的典型的喀斯特湿地景观,有“九十九山,九十九峰”、“云南小桂林”之誉。区内山势高峻、悬崖峭壁,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峰、石林、溶洞、天坑和大面积的沼泽地,有各种候鸟、留鸟49种,隶属10目15科,其中还栖息着包括黑颈鹤、黑鹳、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8月举办“万寿菊赏花会”、“湿地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活动。是生态旅游、科考旅游、休闲观光、游览度假的理想场所。景区主要景观有“小石林女儿泉”、“鲤鱼塘”、“小牛塘”、“城门洞”、“月牙湖”和“三山八洞一崖”等景点。
珠江源是我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发源地,位当黔蜀之冲,山接乌蒙之险,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景区面积21.5km2,包括珠江源头景区、马雄山景区、花山湖景区、彩云洞景区。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知名度高。其特定的位置、海拔、气候以及独特的山、水、树、花、洞五大优势,显示了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三大河流唯一铁路、公路通达的地方。有“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异景观,春夏季节漫山遍野的马樱花如火如荼,鲜艳奇丽,令人留连忘返,成为珠江流域,云南、贵州、广西、广东、香港、澳门“饮水思源”、“寻源”、“品源”、“游源”的地方。
千佛塔坐落在陆良县城东门外大觉寺内,原名为金鸡塔,始建于元代,经过历代修葺,保存完好。塔顶之南向位置,有铜质迦楼罗(金鸡)振羽距足,雄姿勃发,当地人因此又称"金鸡塔"。千佛塔的塔身为砖砌,呈六角形,共7层,高18米。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密布着许多窗格样的佛龛,每个龛内供奉陶制佛像数尊,故又名千佛塔。塔顶有一口铜锅,塔尖上有一具石雕葫芦,两旁立有铁铸金鸡。它的构思,来源于古代人民美好愿望的寄托。相传古代有条桀骜不驯的鲨鱼在这里兴风作浪,造成此地连年阴雨,江水肆虐、民不聊生。听从神仙的指点,人们在此地建了这座高塔镇住了鲨鱼,为了防止鲨鱼逃脱,又在塔顶放置两只金鸡监视它的一举一动。从此这里便风调雨顺,人们过上了宁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