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

景点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定鼎南路23号
地图
开放时间
全年 09:00-22:00开放
立即预订

门票

景区须知

开放时间

全年 09:00-22:00开放

【优待政策】

儿童:12周岁(含)以下或者1.4米(不含)以下,须携带有效证件并由家人陪同 [免费]
学生:18周岁(含)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全日制大中专学生 [半价]
老人:60周岁(含)以上,凭身份证原件,建议由1名购票成人陪同 [免费]
记者: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放的记者证、港澳台及境外记者应持有加盖单位行政公章的记者证和工作证 [免费]
残疾人:凭残疾证(视力、智力残疾和一级二级肢体残疾人的一名陪护人员免收门票) [免费]
军人: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休干部、退休士官、人民警察、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凭有效工作证件原件;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凭有效证件原件;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凭河南省制发的优待证等有效证件原件 [免费]
人民教师:凭教师资格证 [半价]

景区简介

【景区简介】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先后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四个时期,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被金兵烧毁,沿用523年之久。应天门是当时举办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若元正、冬至、陈乐、宴会、赦宥罪、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等重要庆典,皇帝均登临听政,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这座城门既见证了隋炀帝杨广入主东都、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女皇登基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的王朝盛世 。每逢上元节,应天门广场也会举办盛大的百戏表演,隆重的时候,演出的队伍会从这里一直绵延到4公里外的郭城的正南门。应天门在不同时期名称也有所不同:隋代初建,根据《论语》“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取“以天为则”之意,故称“则天门”;唐神龙元年705唐中宗李显执政时期,避武后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改称应天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楼改称为五凤楼,五凤楼一直沿用至五代、北宋时期;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洛阳成为战场,遭到严重破坏,金兵一把火烧毁了这座繁华了530多年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应天门规模宏伟,气势浩大,是中国传统礼仪中能展示身份和地位的建筑之一。《元·河南志》记载:宫城正门曰则天门,门有两重观,上曰紫微观,左右连阙,阙高120尺。按照唐代一尺29.4厘米来计算,折合今天的36米左右,这座恢弘的城楼差不多有今天的十二三层楼高。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应天门上向南眺望,并作诗云:“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在应天门上就可以看到15公里外的龙门伊阙,显示出应天门的雄伟壮阔。

交通指南

景点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定鼎南路23号

游客点评

让旅游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