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便从书中读到了杭州西湖外的断桥边,白娘子与许仙在此相遇相识,同坐船归去城里,后来又通过借伞定情,再于西湖邂逅,约定终身的故事。许仙和白娘子的情,就开始在西子湖断桥上,最终也埋葬在断桥旁。
为了这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我毕业后的第一个旅游胜地,就是杭州,过来看看西湖断桥,因为有了许仙和白娘子的姻缘,总觉得断桥变得寂寞而缠绵,岸边白堤在静静地叹息,垂青的柳叶则默默地流泪。
那一次,我边走边看边想,细细品味西湖沉甸甸的文化气息,慢慢体会断桥悠悠然的历史意义。
其实,这个横亘在西子湖上的断桥,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绝佳诗句的好题材,也是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期盼。
成都新都升庵桂湖是一处风光秀丽的古代人工湖。明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杨升庵(名慎,字用修,1488-1559)常在这里读书和游玩,并“沿堤遍栽桂树”,培植风景,兴建园林,桂湖自此名扬天下。步入古色古香的升庵桂湖园门,最先看到的是一座造型奇特,长达百米的紫藤廊。这株已生长了数百年的古藤,相传是明代状元杨升庵亲手栽种的,距今有500余年的历史。紫藤得升庵桂湖之灵气,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实为全国罕见,巴蜀奇观。古藤条蔓纠结,盘亘纽绕,象征着状元杨升庵和才女黄峨缠绵悲壮的爱情故事。
黄娥,明代女文学家,杨慎(杨升庵)之妻,在黄峨与杨慎婚后的第六年,一场大劫难不期而至。杨慎因“大礼议”案触怒了嘉靖皇帝,被撤职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黄峨没有嫌弃这个在政治上已经破产、生活上已经落魄的杨慎。她毅然带着家人,一路上护送丈夫杨慎去云南。黄峨仅仅过了五年幸福的婚姻生活,从此,就和丈夫离别三十年多年!黄娥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县,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两人写作了很多诗作,风格缠绵悲切。
湖心亭是桂湖观赏荷花的最佳胜地。“夫唯大雅名千古,所谓伊人水一方。”意喻以双亭来比喻状元杨升庵和才女黄峨,歌颂他们真挚的爱情。
去苏州游玩,游览了紧邻寒山寺的枫桥风景名胜区,因为想亲眼所见当年张继夜泊的枫桥。想当年,赶考落榜的张继乘一叶孤舟行至苏州枫桥之下,夜半时分望着江上渔火愁思难眠,这时寒山寺的钟声自凝重的空气中一声声传来,撞进张继耳中,撞在他的心坎,令张继将愁思化成了千古绝唱,写下了尽人皆知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去过武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黄帝问道的崆峒山、智取华山路、姜子牙停兵修武县、南昌的腾王阁、九江宋江题诗的浔阳楼、岳阳的岳阳楼、庐山会议旧址、花径公园、泰山五大夫松、恒山张果老会仙府、嵩山陈抟老祖修身处等
没有更多了
扬州瘦西湖有二十四桥,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所以便有了二十四桥之说,但是二十四桥”众说纷纭而无定论:有人说是一座桥,有人认为是指二十四座桥。
为此我几次去扬州,游瘦西湖也为看看二十四桥。在瘦西湖看到一座很小很小的石桥,这就是那二十四桥。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