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

广东作为中国较为活跃的商业流通区,是中国的“购物天堂”,以广州和深圳为首的珠江三角洲,时尚的商业区、购物中心荟萃了世界各地的潮流商品,应有尽有。而老广东的独特文化孕育的民俗特产,更保留了一份古色古香的乡土情和传统的岭南情怀。

查看全部99个购物地
TOP 1 咀香园杏仁饼
咀香园杏仁饼创始于一九一八年,产于广东中山市.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原属家庭自作自食;以后创制成为产品,外形改为圆形小饼.先选取一级绿豆,经传统工艺精选制成绿豆粉;配以上等菊花精制而成.饼身松脆,饼心香甜,入口松化,风味独特.中山杏仁饼,以咀香园生产为正宗,规模较大,质量较佳,故又称咀香园饼.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TOP 2 中山麻鸭
中山麻鸭是蛋肉兼用型品种,被列为广东优良地方禽种之一.中山境内多属冲积沙田,过去地多人少,劳不足,耕作粗放;且易受台风和虫害影响,遗落在田间的谷粒很多,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利用鸭能喙食害虫和除草的习性,每年早晚两造饲养“中耕鸭”(即踏茜鸭),进行中耕除草、除虫.还饲养两造“埠鸭”,在收割后的稻田中采食遗落的谷粒,从而获得粮鸭兼收的目的.中山农民早在600年前,就已经采用了这种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山麻鸭就是在这样特定条件下逐步育成的
TOP 3 石碣龙眼
龙眼,(Dimocarpuslongan),又名桂圆,属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乔木,树高8-15米,春季开花,夏季结果,是原产我国的华南热带水果,著名岭南佳果之一.据东莞市第一批古树名木公布{2003.7.4},东莞市分布在南城、凤岗、塘厦、清溪、大朗、桥头、虎门、洪梅、中堂、石碣等镇区的二、三级古龙眼树共有17株,现存年代较长的是位于石碣涌口村的2株龙眼,已有300年树龄,可见龙眼在东莞栽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民国期间,东莞是广东龙眼主要产区之一.东莞龙眼品种有:石硖、广眼、乌圆、福眼、东壁、花壳等
4. 沙溪凉茶
“沙溪凉茶”是中华老字号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山“黄潮善堂”生产的传统名药,距今约一百年历史.“沙溪凉茶”对于治疗四时感冒、发热伤寒等病症的居家良药.大凡老广东和老华侨没有不知沙溪凉茶的.沙溪凉茶不但可以治病,也可作为夏季的清凉饮料,具有消暑散热、生津止渴的保健作用
5. 东莞大包
很多老莞城或许都有吃过这样的大包,在莞城佐丹奴隔壁的朝阳饼家依旧有卖,馅料有鲜猪肉,鲜鸡肉,鸡蛋,冬菇等,包子大而足料,没有偷工减料的成分,还有十分美味的糯米卷,价格便宜,可以说东莞大包正在渐渐失传,快要找不到正宗的大包了,难得发现,推荐给大家,吃一个也可以饱半天
6. 大朗荔枝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闻名中外,“食之令人畅然意满”。
7. 厚街烧鹅濑粉
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东莞比较出名的烧鹅濑,当然非厚街莫属.烧鹅濑,较为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那本就鲜美的汤中浸上了烧鹅的香味,更是美味诱人
8. 粉果金吒
中山粉果是中山传统名点之一,历史悠久,其中以金吒为代表.此外还有角仔、叶仔、红枣饼等.粉果以澄面、生粉、水、猪油、精盐拌匀搓皮,以叉烧、瘦肉、冬菇、笋、鲜虾配以生抽、白糖、味粉、蚝油等调味品为馅料,经精心包制而成.其特点是清香、肉鲜皮脆、味道鲜味.粉果的包制,要求满而不实,形似榄核,摇有声响,而馅料就要细.由于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故深爱食家的喜爱.粉果金吒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话说封神榜上有个托塔天王,即金吒、木吒、哪吒之父.父子们都持有神奇独特的兵器.那个金吒使的是件两头尖、中间椭圆、形状奇怪的兵器.因此有人用米粉仿其武器形状而捏制成粉果,就以“金吒”名之.也有一说,金吒粉果原先本无名,过去因有一学徒学做金吒,用米粉打壳打不成,搓来捏去都做不好,师傅在旁边教他,边说边做手势示范,大小写用石岐话讲:“揸,甘揸(谐音金吒),甘样揸,吾系揸成甘样呀!”二十世纪30年代,孙文西路李大中堂所制作的金吒闻名遐迩,它是以猪腮肉(肉质不腻)配以南乳、花椒、八角等调料制成.金吒吃法可要讲究:从尖端食起,到肉馅时,先吮一口油香,然后咬肉食.不然,冒失一口咬下去,那油沫便四溅.与中山邻近的澳门,把金吒叫做凿,其馅配以虾米、肉粒、冲菜粒.“金吒”是中山比较有乡土特色的食品
9. 白灼猪肚粉肠
猪肚粉肠的炮制比较考验一位厨师的手艺,如果漂水不好又不会烹饪,不仅猪肚粉肠吃起来韧得无法下口,而且猪肚粉肠的臊味难除.当年,沙溪的一位民间厨师对此颇伤脑筋,于是常常琢磨着怎样使猪肚粉肠吃起来更易嚼,味道更香. 有一次,他正在煮沙溪人常喝的那种见汤不见米的白粥,由于想得太入神,不知不觉将手中已经漂洗的猪粉肠放进了正在滚烫的清米粥里,等他醒悟过来,那根猪粉肠已经煮熟了.他很懊恼,于是把熟了的猪粉肠扔在一边.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里人回来,看到有一根猪粉肠在粥的旁边,以为是厨师忘了切,就把它切好,并拌上胡椒粉、生抽、清油等食用.家人尝后大声称好,高呼从没吃过这么好的粉肠,它滑脆、爽口又没有臊味.问厨师是如何烹制出来的,厨师开始还以为大家都在拿他寻开心,于是不作声.等到他一试,觉得真的好吃时,连忙对家人说,这是刚想出的秘制白灼猪粉肠.厨师想,粉肠可以用粥来烹制,那猪肚子是否同样可以呢?依照方法一试,果然一样好吃,从此后,就有了这样一道白灼猪肚粉肠. 现今的沙溪人,在烹制这道菜时,首先将猪肚洗干净,然后再以生粉拌过,用汤水煲后再漂清待用.将猪粉肠洗干净后,用粥煲,直至觉得不韧为止,这样处理过的粉肠不会有臊味,而且久放不会变黑,有一种米香味
10. 小榄菊花肉
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应运而生,其中颇负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这种菊花肉看来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特别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