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

天水自古是陇东南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有西北“轻纺城”和“电子、电器城”之誉,皮毛、小百货、蔬菜、毛成衣4大专业市场各具特色,物产丰富,土特产琳琅满目,尤其以水果出名。天水亚太购物中心,是当地比较有名的综合购物场所。

查看全部2个购物地
TOP 1 武山三编
三编即竹、柳、草编.武山生产竹箩、竹筛、簸箕、提篮等的历史悠久,自明代就享有盛名.当时群众利用丰富的毛竹、柳条、麦秆资源,不仅能加工系列生产生活用具,还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加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特别是草编加工已形成相当规模,全县有十多万人从事草编生产,近年来开发新产品80多个
TOP 2 甘谷脸谱
脸谱是指戏曲中某些角色(多为净角)脸上画的各种图案.脸谱源于面具,其渊源可追溯到六世纪的北齐.据《旧唐书·音乐志》及唐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载: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形貌美丽而勇武,自觉不能使敌人畏惧,故常戴面具出战,勇冠三军.古代制作面具,先以纸糊其胎,而后以水墨丹青彩绘.宋元古剧,上场演员头戴面具,手舞足蹈,而念白与歌唱由后台演员任之.至清末,凡神鬼诸戏,仍保持戴面具只舞不唱的陈规.随着戏曲发展,要求演员必须载歌载舞,使唱、念、做、打统一,因而,妨碍念白和演唱的面具淘汰,代之而起的是日臻完美的勾脸艺术——脸谱.秦腔脸谱,渗透着各种戏剧脸谱原始、勇猛、粗犷、豪放的痕迹,给人们留下许多古老文化的影子,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古朴大方,表现了西北人民的阳刚之美.勾画脸谱所用油彩一般为七彩(实为三原色).脸谱形成中用什么颜色、色彩作为基调来刻画,千百年来已成固定模式,如红表忠烈、黑表刚直、黄表凝重、绿表草莽、蓝表忠勇、白表0诈、灰表阴险、金表神灵鬼怪等
TOP 3 甘谷工艺麻鞋
甘谷特产工艺麻鞋是用纯麻编织而成,过去是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手工艺制品.近年来,甘谷县华羲工艺麻鞋厂对传统工艺麻鞋进行系列化产业化开发,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品已打入欧、美、日市场.由于工艺麻鞋具有凉爽、吸汗、透气、除臭、防治脚气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昧
4. 天水地毯
地毯,古称“地衣”、“氍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麻织地毯,最早的地毯是从西北牧区开始的.到了唐代,地毯的生产和应用更为广泛,制作工艺也有所提高,并出现了“丝彩绒绒香拂拂,绒软花虚不脱物,美人踩上歌舞来,罗丝绣鞋随步设”的红地毯
5. 天水凉粉
天水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制作考究,佐料独特.用荞麦制成的凉粉柔软滑爽,用豌豆制作的凉粉晶莹透亮,还有用扁豆、粉面等制作的凉粉.其中用养麦制作的凉粉工艺复杂,风味俱佳.荞麦凉粉是先把荞麦碾成荞珍子,去衣后,把荞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马尾编织的细罗过滤,滤出的部分入锅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状后舀入盆中,冷却后逐渐变得软硬适宜时,即可食用.食用时,可削成长条形薄片,也可用专用的“捞捞”捞成长粉条状,盛入碗中,调入油泼辣子、芝麻酱、醋、酱油、芥末、蒜泥、精盐、花椒面等佐料,吃起来咸、酸、香、辣、鲜诸味俱全.特别在盛夏时节,一碗凉粉下肚,全身凉爽,暑气全消.在吃主食时,配以凉粉,往往使人食欲大增,胃口大开
6. 甘谷木雕
甘谷木雕历史悠久.民间艺人大胆吸收北方民间建筑木雕、江苏彩绘木雕、南京仿古木雕等艺术,从而使甘谷木雕艺术融南兼北,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7. 清水沙棘
清水县、秦安县野生沙棘资源丰富,据“七五”期间林业部普查,这两个县共有野生沙棘林30万亩,按三分之一利用计算,可产沙棘果4%6万吨,且品种优良、风味独特,又无污染,被国家林业部、水利部、黄河治理委员会确定为沙棘资源开发基地.据《月王医典》和《四部医典》记载: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养胃、健脾、活血、化瘀的药理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沙棘的开发价值越来越高,被广泛地运用于医药、保健、美容及高档食品领域.沙棘果中富含十多类、250多种具有营养价值和生理活性的物质,对九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特别对心血管和缺血性心脏病有较高的疗效,被誉为“神奇之果”.1986年清水县利用中国林科院的技术,建成年产万吨沙棘饮料生产线和沙棘果油生产线;1992年又建成年产30吨沙棘籽油生产线,生产高、中、低糖沙棘汁饮料、沙棘果油和籽油.此外,还有沙棘果酒、果汁、果酱等.
8. 甘谷宫灯
甘谷宫灯制作技术从清同治初年起有较大发展,距今已有160多年.灯的形状正方形,一灯四面,灯架能开能合,装卸自如,全部采用经过漂白处理的高档丝纱为灯面.其工艺制作精湛,绘画技艺高超,人物造型生动逼真,内容以古典及其绣像图本为范,一个章回为一幅画面.多为《三国演义》英雄灯、《西游记》降妖灯、《封神榜》神话灯、《精忠岳传》爱国灯、《西厢记》爱情灯、《绿牡丹》武侠灯组成的几百盏规格一致的连环画式系列彩绘宫灯等,还有梅花灯、菊花灯、幸福灯、美人灯、鱼灯、老鼠灯、猫灯、兔灯、牛羊灯、公鸡灯等,形状有圆、方、扁、长各形,并有转灯、滚灯等,五颜六色,各具特色,广销县内外.在安远,初期的灯会只是观灯、讲灯,后为安远社火等民间活动的主要内容.每年灯会期间,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向长街,观灯赏月,一派洋洋喜气
9. 张川花岗岩
张川花岗岩分片麻岩、蛇纹岩和红色岩,主要分布在马鹿、闫家、恭门等地,储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尤其是马鹿红色花岗岩,质地坚硬细腻,色泽近于玫瑰红,块度大,花纹美观,是大型高档建筑中高档的装饰材料.已由县大理石厂开发出十多个品种,远销各地
10. 甘谷戏曲
甘谷民间有传统赛社、赛会活动,赛社、赛会在民间称“唱戏”.早在元、明时期,甘谷民间秧歌、社火、戏剧演唱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已开展起来,这主要表现在庙宇和戏楼的修建上.据史料分析,明末清初甘谷就有戏曲活动.清同治以来,剧种以秦腔为主,剧目为历史剧.同治十年(1871),甘谷就有出色的秦腔演员,其中杨全儿较为有名.清光绪十九年(1893),陕西秦腔演员赵安邦、汉中李来甘谷置办戏箱,组织甘谷(主要是安远镇)、武山的演员,经常在甘谷城隍庙、蔡家寺、安远及秦安、通渭演出.清末以后,甘谷的庙会遍及城乡,逢会必唱戏已成为不可更改的习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