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出游提示

当地日常用语

привет

[bu-li-vi-ya-te 布里维亚特]

  • 你好
  • 再见
  • 谢谢
  • 对不起
  • 没关系
  • 火车站
  • 公交车站
  • 飞机场
  • 酒店
  • 警察局
  • 医院
  • 洗手间
  • 不是
  • 多少钱
  • 便宜一点

西哈萨克斯坦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部,在乌拉尔河中游,主要居民为哈萨克族人,占该州总人口的多半。其次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和犹太人等。城市人口占40%左右。 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与哈萨克语同为官方语言。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系,是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语言和全球哈萨克族所使用的语言,与其他属突厥语族的民族语言相当接近,在俄罗斯联邦、中国等国家境内受到法律保护。哈萨克语在突厥语系中影响力和使用量仅次于土耳其语。 哈萨克国徽上写的就是哈文,在哈萨克南部和比较偏远的地方,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是不会俄语,在农贸市场、集市上经常能遇到,还有就是中国移民过去的哈族大多数也不会俄语。像阿拉木图这样的大城市说俄语比较多,要不就是俄语哈语夹杂着说。

常用插座类型

  • socket

当地电压

通用电压:220V

紧急电话

火警

101
拨打

匪警

102
拨打

医疗

103
拨打

大使馆

86-10-65324434
拨打

付费查号

169
拨打

区号

7112
拨打

特别提醒

*西哈萨克斯坦沙漠地区较大,州境内大部分地形地势是平缓的。北部是奥布西高地,东北部是乌拉尔高原,南部是里海低地和雷恩沙漠上成片的沙丘,如果果杰尼库姆、阿库姆、卡拉甘德库姆等沙丘; *州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于旱少雨。一年四季风沙很大,冬季寒风凛冽,夏季刮燥热风。平均温度是零上22、5度。年平均降水量从250毫米到400毫米不等; *在哈萨克斯坦进入教堂男士不得穿短裤,女士不得着暴露服装,着长裙; *笔记本可以使用,电压和国内的都是220V 但要先买个插头转换器,德标的圆头两孔; *哈国上网很贵,上网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国电信基础设施的不发达。阿拉木图的很多电话线路目前都呈现出老化的状态,数字电话仍未普及; *去中亚并不是很安全,这跟他们的政治体制有关系,而且当地很穷,要去*多准备些衣服之类的用品;  *从事畜牧业的哈萨克人主要的食物是奶类和肉食,特别是冬天,哈萨克人要宰牛、宰马、宰羊,将这种过冬肉叫"索古姆",还制作马肠、香肠等。面食有馕、包尔沙克、别斯巴尔马克、抓饭等; *在哈萨克斯坦你要注意礼貌,尊重当地人的信仰和习俗,没有人会故意找茬的,近年来哈萨克经济突飞猛进,越来越好了; *哈萨克族传统居所是圆顶毡房,传统服饰以毛皮为主,极有特色。哈萨克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子带乡花、下摆多皱的连衣裙。未出嫁的姑娘带水獭皮圆顶帽子,帽顶绣花并有漂亮的鸟羽毛。姑娘出嫁时,带一种尖顶的沙吾克烈帽,一年之后换戴花头巾。生了*个孩子后,换戴一种叫克木谢克的头饰; *萨克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一样,使用伊斯兰年历。于每年3月20左右过"纳吾鲁孜"节,即哈族的春节。节日期间,每家都做"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春;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都搞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跳舞、猜迹、踢毽、放风筝,还举行赛马、摔跤、姑娘追、叨羊、马上角力、射箭等各种比赛; *哈萨克斯坦的哈族人和我国境内的哈萨克族属同宗同宜,语言相通,风俗习惯极为接近;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招待来客总是拿出*的食物,并宰羊杀畜。哈族人不吃猪肉,不食动物血。在哈族人家做客应注意,在毡房内席地盘腿而坐,不脱鞋,不得把两腿伸直。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不能跨过吃饭用的餐布。

途牛攻略

Copyright © 途牛旅游网

目录
目录

上一章

货币与消费

下一章

通讯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