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太昊陵人气有多高、香火有多旺?一组无人机航拍图告诉你答案
新年当天,小旅兔相信很多淮阳人必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有着“天下第一陵”的美誉的太昊陵烧香祈福。而太昊陵景区当天的盛况也时常占据多个平台的新闻头条。到底是怎样的盛况呢?一组新年当天淮阳太昊陵的航拍图送给大家。
淮阳节能减排之行
全民节能减排,共享碧水蓝天
水清凌,天蓝莹
此篇游记是“8117793312”在途牛发表的游记攻略,记录了在“龙湖”旅游时的游记攻略,图片多多,真实好玩。
走访淮阳水利局
此篇游记是“8117793312”在途牛发表的游记攻略,记录了在“淮阳县”旅游时的游记攻略,图片多多,真实好玩。
伏羲太昊陵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园等构成的主景区,以及附属景点:独秀园(原剪枝公园)、碑林、西四观、岳忠武祠、同根园、博物馆等几部分组成。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 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 全庙南北长7
淮阳龙湖
龙湖因中华人祖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而得名。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由东湖、柳湖、南坛湖、弦歌湖四部分组成,11平方公里,俗称万亩龙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 6500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领部族,历经艰辛,长途跋涉,发现了水草丰茂、适宜人居的龙湖,找到了生活的乐土,开始定都宛丘。《尔雅•释丘》说:“丘上有丘,为宛丘。陈有宛丘”。宛丘就是以淮阳的古地形命名的。中间高,四周低,有水环绕,形似一个倒扣的碗,故名宛丘。《太平寰宇记》载:宛丘在县东南。据考古证实,宛丘古城现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粮台遗址。六千年过去了,龙湖依然保持着“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形貌。 龙湖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淮阳周围是一片大泽,这就是当今龙湖的前身。那个时候风光旖旎,草木葱茏,气候适宜,城中一带土质肥沃。史书记载:宛丘“四方高,中央下”,这里既有高岗之地,又有盛产鱼虾的水域,是人类居住的首选。
走访淮阳电业局
此篇游记是“8117793312”在途牛发表的游记攻略,记录了在“淮阳县”旅游时的游记攻略,图片多多,真实好玩。
淮水实践队游“淮水”——淮阳龙湖
内陆奇观,中原明珠。古人云“荷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嫩新妆就”,淮阳县的龙湖在湖中荷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7月2日下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淮水实践队乘坐两艘小船,在淮阳龙湖中游览。龙湖之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它就像淮阳县城的一个标志一样熠熠生辉,两艘小船就像两片叶子在湖中心遨游,与龙湖相比显得格外渺小。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那一簇簇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绽放开来,身姿优雅,美不胜收。 再往湖的中心驶去,荷花的数量越来越多,就好像不是湖中有莲花,而是莲花中出现了湖。再一细看那些莲花,真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莲蓬和莲花叶的衬托下,众莲花显得格外优雅美丽,好似湖中美女。而这些优雅的“美女”将龙湖衬托的格外富有生机,格外幽静淡雅。湖水说不上清澈见底,但也可以说平静淡然,湖中的凉亭显得孤独沉静,作为淮阳县的一个旅游景点,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片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色,更带给了人们一种历史感,它就像一座历史文化的宫殿,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存在与淮阳县中,宛如一颗辰星闪烁中原大地。
社会实践新视角,七月里来看淮阳(一)
(通讯员:谢菲)6月30日下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淮水社会实践队在花园校区正门集合,开启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之旅。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和现实都告知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程,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气力。”我们应该刻铭记于心,付诸于行,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用青春的面庞装点祖国的容颜,用青春的笔触书写壮美的诗行。
#盐都金秋行#盐龙湖生态旅游风景保护区
盐龙湖生态旅游风景保护区位于盐城市市区饮用水源--盐龙湖外围,东至双新北路,南至青年路,北至蟒蛇河,西至盐龙湖西侧控制红线。以盐龙湖为核心,沿湖建设综合服务区、休闲观光区、观赏苗木区、特色林果区、设施果蔬区五个功能区,并用一条生态景观绿脉(“龙”道)将其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核五区,众星拱月,一脉相承”的结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