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背景资料

背景介绍

简介

霍山县地处安徽西部,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

适宜旅游时间

霍山县,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冷热适中;区域差异小垂直变化大,气候资源丰富。由于县境地处中纬度大别山北坡,北部面向黄淮平原东部靠近离海洋较近的江淮丘陵。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和影响雨量偏少,偏北风多,显的干冷,夏季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环流笼罩下,雨水多而光照充足,显的湿热;季风气候明显,春秋是冬夏的过渡季节,多气旋活动并有小高压盘距,风向不定天气多变。适合夏季旅游。

区域分布

霍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霍山县辖12个镇、4个乡:衡山镇、佛子岭镇、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落儿岭镇、磨子潭镇、大化坪镇、漫水河镇、上士市镇、单龙寺乡、东西溪乡、太平畈乡、太阳乡。

历史文化

霍山县历史悠久,建制较早。据史**载,春秋时,此地是仲甄仕夏的封地。始属楚国,楚汉相争时,项羽封伍芮为衡山王,潜邑属衡山国(国都在今黄冈县东南,古称“邾”)。隋朝开皇初年,在今下符桥设置淠水县,不久废州改县,始称霍山县,迁于今治。唐初复置开化县。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为武昌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又复置霍山县。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在今六安设盛唐,管辖霍山。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从盛唐县划出一部疆域,增设霍山县,城址在今古城畈。宋开宝初,废霍山、盛唐两县,其疆域划归六安县,直至宋末曹平章据守六万寨,仍归六安县管辖。明弘治年间,居民钱俸上书,请以六安州西南境立县,获准,设置霍山县,属庐州府六安州。清沿明制。民国初年,废府设道。霍山县改隶安庆道。民国21年(1932年),霍山县改隶行政督察第三区。1930年4月,成立了安徽省*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霍山县苏维埃**;随后,霍山全县赤化,成为安徽省*个全境赤化县。1931年2月23日,中共安徽省委向中共**报称“全省规定四个中心县,红色区域以霍山为中心县,白色区域以安庆、合肥、屯溪三县作中心。1936年又将霍山南部黄尾河等9个保划归岳西县管辖。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霍山县的建制、疆界基本稳定。

途牛攻略

Copyright © 途牛旅游网

目录
02/04景点与亮点
03/04通讯与上网
04/04背景资料
目录

上一章

通讯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