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一分钟了解
青岩寺青岩寺位于北宁市常兴店镇西部,是闾山主要浏览胜地之一。青岩寺有上、中、下三院。进了由赵朴初亲笔题字 青岩寺“青岩寺”的山门,踏上石铺甬道,来到群峰环抱的山脚下,就是青岩寺下院。下院寺门上书“天开静域”,寺院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配殿、禅堂等。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南海大士等佛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寺院富丽堂皇,气势壮观。青岩寺始创于北魏,盛于中唐。至今香火绵延。常盛不衰。青岩寺分上中下三院,下院建于群峰环抱之中,形同坐井观天;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等,院中青桐翠柏,郁郁森森。中院座落于香炉峰上,香烟袅袅,岗气蒸腾。上院筑于险涯绝壁之畔,势若凌空飞悬,风景佳绝,数百米峭壁间退出一刹天然阶台,边缘筑一带砖墙,墙下深渊眩目,群岭如烟。尤为上院“歪脖老母”名闻天下。据《东北古迹轶闻》载:南海落潮,现一青石佛像,请至青岩山云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门不能入,有戏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则可入,言已,佛像之颈即歪。众皆骇,吃惊老佛显圣。从容移入,皆肃然起敬而出,忘请老佛正脖,故至今尚歪。“歪脖老母”是“世界唯一,中国仅有”的一尊佛像,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之一。鼓楼鼓楼位于北镇市城内中心,原为辽代显州城南门,明代扩地时保留下来。辽东总兵李成梁、马咏曾先后做过点将台,清代改为鼓楼,为二层单檐歇山式,占地625平方米,大木架结构,重檐建于楼座之上。鼓楼的台基为砖砌,东西长24米,南北宽20米,高8米;楼的上部有女墙,中有券门,门洞高6米,宽4.5米;北面有门,内有40级台阶可上楼台;台上正中为两层阁楼,高8米,有梯可攀。清末民初曾屡加修葺。1929年(民国十八年),在南北两面新添“幽州重镇”、“冀北严疆”八个大字。北镇鼓楼对研究明代钟鼓楼的建筑结构、形式,有重要价值。它与其南侧30米处的李成梁石坊遥相呼映,成为著名的旅游场所,游客络绎不绝。 崇兴寺崇兴寺位于北镇市区东北隅。建于辽代,寺在“*****”期间被毁,近年修复。现有正殿5间,进深3间,内 崇兴寺塑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像。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佛殿3间,东塑观音、龙女、善才;西塑地藏王菩萨及侍者佛像。东西有僧房10间,前殿有弥勒、韦陀像。寺南有双塔,东西相望,间距42米。东塔47米,西塔45米,均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是我国三千多座古塔中一对著名的姐妹塔。因外形别致,秀丽挺拔,被誉为“禅塔双标”。崇兴寺双塔基座每面宽7米,基座上雕有各种花纹,下部雕有狮子、负重力士和莲瓣。向上为仰莲座,座上承托塔身,塔身每面有拱龛,内雕坐佛,外立胁侍,上饰华盖、飞天和铜镜。塔檐十二层,由下至上逐层内收,每层檐角俱挂有风铃,随风摇动,声音清脆悦耳。崇兴寺双塔塔顶的莲花座、宝瓶、鎏金刹杆、宝珠、相轮均保持得相当完好。西塔的中部还镶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崇兴寺塔记》小石碑。1963年崇兴寺双塔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成梁石牌坊李成梁石牌坊位于北镇城内鼓楼南,步行街中,为古广宁府八景之一“石坊耸立”。石坊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当时的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镇守辽东功勋,命巡抚辽东地方兼军务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周咏等人,为其建造的石质三间四柱五楼式、单檐庑殿顶仿木结构牌楼。石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沉积砂岩建造,高9.25米,宽13.1米,翘檐、通枋及栏板斗拱等制作精美,间饰人物,四季花卉,鲤鱼跳龙门、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长寿封候等浮雕,吸引了无数游人驻足观瞻、流连忘返。坊额竖刻“世爵”二字,横额刻有“天朝浩券”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字样;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中柱柱脚前后各有夹柱石狮两对,边柱前后各置鼓心雕花云形抱鼓石两对。外侧各有石兽一只,整架石坊精秀俊美,是辽宁地区几座著名石坊姣姣者。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李成梁石坊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隔四百余年,仍然保存完好。由于石坊构制的巍峨,奇特,精细壮观,它博得历代文人、学者对它的讴歌和评点,尤以清末进士李维桢所作《古风歌行》颇具特色。其中有“独留杰构矗穹空,哲匠雕镂讶鬼工”的诗句。石坊歌形象地描述了石坊的伟丽,肯定了劳动工匠的精巧技艺。简单的叙述了建造石坊的历史背景,颂扬李成梁的历史功绩。另对他晚年的贿通权门,骄奢无度等腐败行为也作了客观的叙述,可谓褒贬适度。然后以对石坊这一历史遗迹空留人世而吊古伤今作结,词语尽而意无穷。
途牛攻略
Copyright © 途牛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