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Tai Gu Cang Ma Tou

太古仓码头
  • 攻略
  • 预订
  • 游记
  • 热门

景点攻略

简介

太古仓码头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旧称白蚬壳),由英国太古洋行于1904年-1908年间修建,供太古轮船公司使用,在20世纪二十年代的广州来讲,是比较完善的仓储码头。码头由3座丁字型栈桥式混凝土码头和7幢(8个编号)砖木结构仓库组成。陆域面积54888平方米,码头岸线321米。码头为混凝土高桩梁板式结构。建有砖木结构仓库6座,混合结构仓库2座,钢筋混凝土结构仓库2座。混凝土地面的堆场面积有11362平方米。生产辅助建筑9座,生活辅助建筑6座,办公楼5座。落成之初,由太古洋行**的黑烟囱轮船公司经营远东、中南亚以及来往于广州至香港、上海、海防(越南)等航线,船只达30艘,其中26艘三千吨左右的货船游轮只在广州太古仓码头靠泊装卸货物。1928年-1933年,在陈济棠主粤期间,太古仓码头区又进行过改造和扩建。当时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分别建成内一码头(即今太古仓7座仓库)一号、二号、三号桥泊位(即今太古仓三座“丁”字形码头)和内二码头(即今大阪仓)。日本侵华时期,太古仓码头曾是侵华日军军事物资和人员重要的转运基地;1947年12月,广东省国民政府设立广东省民食计划委员会和广东省粮食经理委员会,将广州怡和(渣甸仓)、太古、大阪3个仓库用于储存粮食,后由于来市的粮食增多,粮仓不敷囤积,还借用市内米机的仓库代储粮食。在1955-1960年间,太古仓是当时广州**区各码头作业点中,生产繁忙、船舶到港密度较高、吞吐量较大的码头;由于仓库容量大,在货物运转之余,太古仓还经常用于仓储重要物资。2005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

全天。  

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  

旅行就是这么简单

太古仓码头在广州,查看广州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