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

扬州拥有众多惊人的手工艺技术,其中漆器、雕刻手法精湛,技艺高深,是扬州特产的代表。此外,美味鲜嫩的高邮鸭蛋也是走亲访友的上选礼品。

查看全部14个购物地
TOP 1 秦邮董糖
秦邮董糖是扬州高邮的传统名特产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名酥糖,之所以称董糖,有两种说法.一说以此糖为董姓师傅所制而得名,一说此糖为时末清初秦淮名0董小宛所创,故名.董糖用糯米粉、芝麻、白糖、麦芽等原料,手工精制而成,色泽呈深麦黄色,厚薄均匀,入口酥软,味美香甜,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TOP 2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历史悠久,以白玉、碧玉、翡翠、玛瑙、珊瑚、绿松、青金、水晶等为原料,分人物、花卉、鸟兽、炉瓶四大类
TOP 3 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漆器装饰纹样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4. 扬州剪纸
扬州剪纸的源远流长。隋炀帝三下扬州,广筑离宫别馆,恣意游乐。每到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炀帝游兴不减,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同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艳丽景色,以赏心悦目。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相观以为乐。
5. 安丰卜页
安丰卜页相传源自汉朝,至明朝中叶,安丰庞氏建成当地较大的加工坊,卜页制作技艺作为家传秘技,只在庞氏嫡系子女间传承.到了清朝,因婚嫁等因素,庞氏之女将此技艺带到婆家,安丰卜页制作工艺才逐渐流传开来.1898年,安丰武举人梁巨魁被点为清朝唯一的武传胪,据传他将安丰卜页进献给西太后,太后尝后大喜,遂列为贡品.安丰卜页选取优质黄豆为原料,采用当地独特的水源.(安丰的地下水中富含锶,具有增加体质,延缓衰老的神奇效用.)经过浸泡、磨浆、晃浆、烧浆、点卤、浇卜页、榨卜页、剥卜页等诸多工序制作而成,其中点卤是整个工艺流程中较为关键的步骤,直接影响卜页的质量.安丰卜页用纯盐卤进行点卤,火候和手法要求十分严格,需把握精准.生产出的卜页薄如纸,柔似娟,韧性极强.安丰卜页,拌烩炒烧煮皆可,且各具风味,用安丰卜页制成的菜肴,许多已成为地方名菜,为外人仰慕.安丰卜页制作技艺为家族世代相传之秘技,其手法独特,加上当地特有的水源,其产品只能在本地生产,无法在别处复制、仿造,成为一绝.安丰卜页以其独有的薄度和韧性在卜页产品上独树一帜,在维扬菜系中占有重要一席
6. 三套鸭
“三套鸭”是扬州地区久负盛名的一款传统名菜.扬州和高邮一带盛产湖鸭,是金陵制作“南京板鸭”、“盐水鸭”的优质原料.扬州厨师早在古代就利用鸭子制成各种菜肴,如“鸭羹”、“叉烧鸭”以及明代的“清汤文武鸭”等.到了清代;又用鲜鸭和板鸭蒸制成“套鸭”.清代《调鼎集》上曾记有套鸭的制法:“肥家鸭去骨,板鸭亦去骨,填入家鸭肚内,蒸极烂,整供”.当时扬州菜馆厨师又利用湖鸭、野鸭.菜鸽三禽相配,用宜兴产的紫沙锅,文火宽汤炖焖而成,家鸭肥美,野鸭香酥,菜鸽鲜嫩,风味独特,滋味极佳,是扬州各种鸭菜中较著名的一种,全国仅扬州独有
7. 仪征土黑鸡
仪征散养土黑鸡的较大特色是营养丰富,具有保健治病功效.专家检测,黑鸡不仅营养价值是普通鸡的的3倍,还含有硒、锌、碘、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C等多种维生素,具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高于普通鸡的6倍和3倍.黑鸡据《本草纲目》等中医书上记载,乌鸡性平、味甘、无毒,具有补肝肾、养育气血、退虚热、调月经、止白带等功效.黑鸡对心血管、肠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有明显改善作用,并有降低血压,延年益寿等功效.孕妇食用有益婴儿健康发育,儿童食用能促进生生、增强记忆力、提高智商
8. 火腿酥腰
“火腿酥腰”是扬州传统名菜.金华火腿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是各种腌腊肉食品中的上品.它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故自古至今,闻名中外.在宋、明、清时期,它是宫廷席上的珍贵佳肴,在清代著名的“满汉全席”中也有“金华火腿拼龙须菜”和“火腿笋丝”.在制作各种山珍海味菜肴时,也需要用火腿搭配,其味才佳.扬州名菜中颇受人欢迎的是“蜜汁火方”和“火腿酥腰”
9. 邵伯焖鱼
此菜出于邵伯.选取料并不复杂,要求鱼1.75公斤,虎头鲨鱼较好,肉有韧性,味鲜美,鸡蛋清一个,干菱粉0.25公斤,白糖0.2公斤,走油锅的素油1.5公斤,其他佐料酱油、醋、生姜米、湿淀粉.原料要求“三鲜”,新鲜,鱼要活;时鲜,鱼可随季节变;味鲜,选用上好的调味品.菜要峡谷个锅同时做主锅炸鱼肉,一锅做卤汁.鱼肉是去骨架,抹上菱粉糊,下油锅,一浮起即以漏勺捞起,再放入两成热的油中,不断翻动,炸至酥脆后上旺火片刻即捞入碗中;同时另锅做卤,先以生姜米略炸,放清水3勺,再放入白糖酱油,烧沸后以湿淀粉勾芡成卤,迅速倒入碗中,鱼肉、卤汁同时迅速上桌,立即将卤汁浇在鱼肉上,只听“吱溜”一声,白汽一缕.整个过程,一是注意火候,该文火要文火,该烈火要烈火.慢油时,鱼要炸得酥透,旺火时又要将鱼炸成外酥里嫩.二是要注意快,而且菜和卤要同时完成,此时才能出现.酥脆香甜、鲜美可口,声色味俱佳的效果
10. 三丁包
三丁包是扬州的名点,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云:“扬州发酵面为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酵软而带韧,食不粘牙.富春茶社一直保持这种发酵的传统特色.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鸡丁、肉丁、笋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鸡丁大、肉丁中、笋丁小,颗粒分明,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据传,当年日本天皇吃到空运去东京的扬州三丁包子,赞誉它为天下一品.扬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馅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软.这五味合掺,则补、鲜、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一点,那就达到“五不过”的要旨.于是众厨师按照丁师傅的设计,将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加工成馅,制成包子.乾隆尝后,问及包子的名称,随员答道,这叫五句包子.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