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背景资料

背景介绍

简介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腹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6公里。伊春山川秀美,林海浩瀚,四季分明,生物多样,自然生态和城林相融,是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园林型城市。初春,冰雪动融、杜鹃盛开;盛夏,千山盎然、百水争秀;仲秋,层林尽染、姹紫嫣红;深冬,银装素裹、雪玉冰清。伊春有世界上面积较大的红松原始林,因盛产珍贵树种“红松”,伊春被誉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在伊春市的嘉荫县,曾挖掘出了我国*具恐龙化石——被称为“神洲*龙”的黑龙江满洲龙,在其附近又新发现了隐藏量巨大的鸭嘴龙、霸王龙、虚骨龙和甲龙的化石群,因而伊春又被称为“恐龙故乡”。

适宜旅游时间

伊春地处山林深处,平均海拔600多米,属亚寒带气候,是我国平均气温较低的城市之一。受内陆和海上季风交替影响,四季气候有显著差异。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夏季凉爽,日照时间长;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秋高气爽,适宜出游。

区域分布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东与萝北县、鹤岗市、汤原县相邻,南与依兰县、通河县接壤,西接庆安县、绥棱县,北通逊克县;北部嘉荫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6公里。市中心区客运公路距省会哈尔滨354公里(哈伊公路339公里)、鹤岗159公里、佳木斯237公里;铁路距省会哈尔滨458公里。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部地势较陡,中部较缓,北部较平坦,海拔高度平均400米左右。境内千米以上高峰数十座,较高山为平顶山,海拔1423米。

历史文化

伊春市,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伊春,蒙古语“依逊”,意为“九数”。伊春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朝,时为肃慎族的活动区域。战国到南北朝时为貉、扶余、寇漫汗和豆莫娄属地。隋唐时期,属黑水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和河北道黑水都督府。

途牛攻略

Copyright © 途牛旅游网

目录
目录

上一章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