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有时候草原就是有这种魔力,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只要到了赤峰,你就会明白塞外风情是什么样的。

第01天 出发地: 赤峰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座落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近郊,濒临英金河,西南距赤峰市区3公里,南距北京420公里,距承德220公里,铁路、公路交通均很便利,也可以乘飞机从北京、呼和浩特、沈阳等地直达这里。公园于1991年11月经林业部批准建为国家森林公园,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9%。整个公园分为红山区、北山区、东山区和西山区四部分,分别生长着品种繁多的典型北方树种,主要有黑松、云杉、落叶松、杨、柳、榆、柞、桦等,形成了内蒙草原上难得的森林风光。此外,还有各种药材植物和野生动物。园内还有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主要景观红山山石呈红色,红山和赤峰皆因此而得名。园内共有47峰,山势宏伟壮观,自然形成了众多形象逼真的造形,主要有靠山佛、卧驼峰、将军石、一线天、金蟾望月等。红山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文化名山,是中华民族文明和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有众多人文古迹,如远古太阳神像、战国燕长城遗址、辽金文化遗存及木兰碑等,这里出土的古代碧玉龙被称为“天下第一龙”,享誉中外。近年来园内新建了佛亭、龙涎池、邀月亭碑廊、聆风轩、弥勒佛像等人工景点,先民村、碑林、钓鱼池等也在规划筹建中。目前园内已开设了高档饭店、蒙古包式旅馆及其他服务设施,并推出了独具蒙古草原特色的骑马、跑骆驼、蒙古长调牧歌等民俗旅游项目和烤全羊、手扒肉、奶茶、奶酪、酸奶等蒙古风味食品。
head_picture

喀喇沁亲王府

喀喇沁亲王府是清朝贡亲王的府地,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29年),座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镇,位于承德东北150公里,赤峰西南70公里处。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旗蒙古王爷在此袭政,是目前内蒙古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蒙古族亲王府,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喀喇沁亲王府现占地百余亩,两层院落,主体建筑分大堂、二堂、仪门、大厅和承庆楼,院内苍松古柏,幽雅恬静,楼阁殿堂,相映成辉。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见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喀喇沁亲王府,经过数年大规模的封闭式维修,近日竣工并正式向游人开放。为此,赤峰市喀喇沁旗累计投入了一千多万元。喀喇沁亲王府原称“喀喇沁旗右翼旗王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王爷府镇,始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目前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据史料记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重臣者勒蔑,是喀喇沁蒙古部的远祖。成吉思汗因其功勋卓著,将女儿花荫公主下嫁给者勒蔑之子吉伯格,从而享有“塔布囊”(汉意“驸马”)之称号。至后金时,者勒蔑第十四代孙苏布地以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名震漠南。顺治七年(1650年)苏布地之子晋贝勒,康熙七年(1668年)第三任札萨克班达尔沙晋多罗杜梭郡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八任札萨克啦特纳锡第晋亲王品级。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皇帝第五女儿和硕端静公主下嫁第五任札萨克噶勒藏;第十三代王旺都特那木济勒,娶皇家礼亲王之妹为福晋;第十四代王贡桑诺尔布娶皇家肃亲王之妹为福晋。满蒙联姻使喀喇沁王与清廷及皇家关系更为密切。王府建成后三百多年间,一直是历代郡王、亲王的府邸。喀喇沁历史上一直引游牧与征战而居无定所,直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于今喀啦沁王府所在地起建郡王等级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晋亲王品级后,又在郡王府基础上扩建为亲王府邸。历代亲王皆有扩修,但中轴建筑形制一直保持至今。喀喇沁王府原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现存2.98万平方米,由5进22幢正堂、配房和厢房构成连续四合院式格局。府内苍松翠杉,府围绿水青山,环境优美和谐。喀喇沁王府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信息资料,体现着优秀的人文思想和审美观念。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 迎宾斋 晚餐: 迪圣特
  • 赤峰西西里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赤峰

达里诺尔湖

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被称为“百鸟乐园”,也享有我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位于贡格尔草原西南部,距离克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90公里。达里诺尔汉译“象大海一样宽阔美丽的湖”,古称“鱼儿泺”、“捕鱼儿湖”、“答尔海子”等。湖周长百余公里,呈海马状,湖周围草地缓升,百里际天,仅东南角地势下沉,曼陀山斜横而出,视为屏障。达里诺尔湖还有岗更诺尔和多伦诺尔湖两个姊妹湖,亮子河、贡格尔河、沙里河宛若引线一样将三个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面积238平方公里的高原湖区,总储水量达16亿立方米,最大水深13米。经过专家多次考证,这里鸟类有15目32科10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二级保护鸟类18种。此外,尚有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鸟类。这些鸟类中,属于《中国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鸟类有62种。但为什么这些鸟类会居于此呢?回答很简单“良禽择木而栖”。《口北三厅志》已记载“达里湖鸟屿,为水禽聚集之所。”鸟屿是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达里诺尔湖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高,光照条件好,水面广阔,人烟稀少,其次湖域岛屿垒垒,不仅是当地鸟类栖息繁衍的良好场所,又是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南沿海候鸟之重要繁殖地与歇脚地。国家重点保护的丹顶鹤、白枕鹤等鸟类于此也有发现。1985年春季的一天,目记白天鹅2300余只。这些白天鹅起若飘飘仙子,荡如晴天铺素,溅落游弋,造成一种高雅华贵的气氛,使人不由想起柴柯夫斯基的《天鹅湖》,因此达里湖被誉为“天鹅湖”。湖区游览观光,能感受“百鸟争鸣,百禽起舞”等也不是谣传。1997年,已成为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里诺尔湖历来就以瑞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闻名于世。正如清代诗人王枢所赞“中涵岛屿水平铺,绝妙禽鱼飞跃图,自古英雄勤远略,至今留保大日湖”。湖区盛产鲫鱼和当地俗称华子鱼的瓦氏雅罗鱼。这些鱼都以肉鲜味美名誉四方。传说当年康熙大帝幸临草原,从达里诺尔湖捕鱼后,又在草原上采集了白蘑、山花椒一起烹制,鲜香美味使康熙帝胃口大开,并说吃了这里的鱼,朕便不想天下的鱼了。回到京城后,仍念念不忘,以后又多次派人来捕鱼,飞马送入京城。的确,华子鱼鳞细肉丰,煎、炖、炸、烹味道鲜美。从传说到品尝全鱼宴,人人都说味美,但为什么呢?达里诺尔湖水质是苏达型半碱水质,而这些鱼都是耐碱性鱼类,加之湖水含有其他的成份,使这些鱼在湖里生活就添加了佐料。这里的鱼全靠自然繁殖,勿需人工撒鱼苗。但据《克什克腾旗志》记载“相传清康熙用骆驼从黄河驮百条鲤鱼,放生于此。”从黄河至达里湖万千里路,康熙帝可谓用心良苦。但现在从清明到端午节前后,正是各类鱼产卵期,在这漫长的春季里,鱼群始终沿着牧草返青的河道溯流蜂拥而上,有时竟造成水流不畅。当地人说,手脚轻盈的人可以踩鱼背过河而不致落入水中。华子鱼有顶着冰凌产卵的习惯。《王国维遗书》上记载“每三、四月间,自达里诺尔湖溯河而上之鱼,堵塞河渠,殆无空隙,人马皆不能过,渔儿烁之名盖本于此。”达里湖旅游区集草原、湖泊为一体,这里流传着种种传说,这里的一切展示着山川之灵秀,草原之壮观,湖光之俊丽,以及味美绝伦的全鱼宴,让您在领略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的同时,品味一下江南水乡所有的地方风味餐。这里的山山水水欢迎您,这里的人民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游览观光!
head_picture

青山冰臼群

青山冰臼群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部,距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25公里。保护区地处新井乡大耗来村。东与关东车村相连,西与顺义隆村接壤,南依西拉沐沦河北岸,北与蒙古营子村交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6′,北纬43°15′,总面积9200公顷。青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冰臼群为主要对象的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青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海拔1574米的青山山体上,在山顶顶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冰臼,其平面上多数呈圆形、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的形状。有的象葫芦,有的象梅花,有的象瓜子。一般冰臼口稍小,中下部较大,底多较平或呈锅底微凹。形体“似臼”、“似盘”、“似盆”、“似匙”等,可以说应有尽有。其中较深的冰臼多呈口小、肚大和底平特征。口部上缘带有缺口(或开口),缺口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一般臼口宽约0.3~2米,深0.1~2米左右。最大的直径达10.5米,深4.5米;最小的只有几公分,似一般钮扣大小。据调查统计,在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大小不一的冰臼1000多个。有的冰臼光洁如洗,无任何残留物和充填物,但很多冰臼中,都填满风尘黄土物质,已长满花、草或乔木、灌木,形成大小不同的“天然盆景”,置于坚硬平坦的花岗岩山脊上,十分壮观,给人极大的神奇感和奥秘感。 当地群众保护意志较强,这一大型自然遗迹保存完好程度出乎专家们的意料,历史这么久远,那个遥远的年代留下的自然遗迹仍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山上的植被也保护得那么完好,几乎没有水土流失,山杏、油松、古柏、山杨长势生机盎然,这对长久保持自然遗迹全貌起到了特殊作用。现已查明在保护区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6科217属356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种,即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国家级保护药用植物7种。克什克旗青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冰臼群为主的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通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单位多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后认为,该地区分布的冰臼,实属国内外罕见,勘称“世界奇观”,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冰臼群,在青山北面分布有冰斗和冰蚀洼地,在青山东西两侧还分布有两条u型谷,说明大兴安岭地区确实广泛发育过多期冰川,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是全球古气候、古环境、古地质变迁十分难得的证据和重要的历史见证。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中外的诸多专家学者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游客前来考察、参观和旅游。这里的景色给每一位来访者都留下了较深刻地印象。保护区即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这里到处是风景,到处是画面,来到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这里奇峰异石,景色秀丽,鬼斧神工,形神兼备,令人扼腕叹绝。给人一种如诗如画之感。保护区北侧,绿树成荫,怪石林立,当你站在山顶可以一览保护区全貌,山脚下蜿蜒曲折的西拉沐沦河自西向东悠然而去,更给青山增添了一份美感。山顶上的草坪、山神庙、险石、悬石、鹰嘴石及密集分布的冰臼群,更是开展旅游的最佳场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开展生态旅游、宣传教育等为一体的高等级自然保护区。青山自然保护区属大兴安岭山脉余脉,地处新华夏系构造带的西南部,阴山东西复杂构造带的北缘。地质构造复杂,全境出露地层,以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火山岩系为主,次则为古生界的二迭系,石岩系、志留系。岩层呈东西走向,倾角60°—80°,岩性上部黑云母石英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板岩,下部是角闪斜长片麻岩夹大理岩,厚约一千多米。山体较高,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1574米。山体阴坡主要生长着白桦林、山杨林、蒙古栎林或混交林呈斑块状分布,向下则以山荆子林为主附以河边湿地;阳坡广泛分布着虎榛子、大果榆、蒙古栎等疏林植被。石质山坡则以西伯利亚杏、岩蒿、铁杆蒿为主。该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域辽阔、山峦起伏、高低相差悬殊,气候变化复杂,一地之内有“隔山不下雨、隔道不生雹”之说。总的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凉,气温日差较大,无霜期差异明显。由于海拔较高,水源较少,大气透明度强,因而光能资源较丰富。全年日照时数在2700—29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65%。该保护区属温凉半干旱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5℃之间,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4~-18℃,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为19~21℃,年积温1300~2550℃。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呈单峰型,最大冻土层深度170厘米。由于该区海拨较高,气候寒冷,所以无霜期较短,一般为90天。由于该地区山体陡峻的地貌类型及小气候条件的不同,影响到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使土壤类型也有所不同。其地带上分布有大面积的暗栗钙土,这些暗栗钙土夹杂于青石之中,植被较好,山杏、山杨、白桦、蒙古栎长势茂盛,风景秀丽迷人。其余还有山地黑土、灰色森林土。青山自然保护区总土地面积9200公顷,农田面积6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5%;林地面积45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8.5%;草甸和草原面积1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2%;裸岩面积408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4.4%。保护区境内有人口2184人,分布密度为23.7人/平方公里,保护区的经济结构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境内牲畜总头数1.1万余头(只),出栏率达19.1%,商品率达18.4%,畜牧业总产值达95万人民币。从1997年开始,克什克腾旗青山发现大规模冰臼群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大学等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多次来青山进行考察研究,专家们最后得出结论:称“青山冰臼群是截止目前所发现的最大的冰臼群,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于1998年在北京联合召开学术会议,专题探讨赤峰市冰臼的成因,会议一致认为:赤峰市北部的冰臼是“奇观”,而且是“世界奇观”,要求对这一“奇观”要保护好,将这“奇观”向联合国申报“自然遗产”名录。为此,克旗环保局向克旗人民政府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建议,1998年3月克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青山冰臼群自然保护区”,批准成立了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同年8月,赤峰市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赤峰市环保局还邀请有关专家保护区内的冰臼分布及成因进行了进一步考察,1998年9月,内蒙古教育学院刘书润教授对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采集标本356种。依据以上调查结果,克旗环保局于1998年11月编制了“青山冰臼群自然保护区规划”并申请晋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3月建立保护区以来,克旗人民政府成立了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下设了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并制定了保护区管理办法。克旗环保局、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利用新闻媒介对建立保护区的目的、意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保护区境内设立了大量永久性宣传碑并确定了以旅游业促保护、促开发、促发展的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根据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的性质、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的状况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同时考虑到保护区的发展,将保护区划分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设置核心区总面积21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2.8%,核心区位于青山顶端,大量的冰臼群就分布在山顶裸露的岩石上。在缓冲区划分为险崖旅游区、石庙旅游区、鹰嘴石旅游区、青山风景旅游区,在缓冲区外围设置了实验区。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新颖拨面家常菜
  • 赤峰西西里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赤峰

乌兰布统古战场

古战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境内西南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河北围场县的塞罕坝林场隔河相望,属著名皇家猎场的一部分。在沙漠与草原接壤处,一峰突起,旷世极天。康熙以二十万大军与噶尔丹大战于此。乌兰布统峰东北沙明如雪,白桦、红柳似翠如丹;峰西南乌兰公河绕山而过;峰前有将军泡子(清大将军佟国纲战死于此而得名)广约千亩;东至塞罕坝为著名的坝上草原。十二座连营、点将台亦在其间。

克什克腾温泉

克什克腾温泉,蒙古语称“嘎拉达斯台阿日山”,俗称“热水汤”,是赤峰三大温之一。温泉所处环境山清水秀,气候凉爽。盛夏,山风习习,百花烂漫,是避暑疗养的好地方;冬天,周山白雪皑皑,温泉附近却溪水潺潺,热气蒸腾。 开发利用,热水汤成立了农牧民疗养所,尔后又经水文地质部门勘查,选位加深凿开两眼井,建成了初具规模匠的疗养胜地。其中民族疗养院主楼和老干部病房楼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床位200多张,前来沐浴者络绎不绝。自1960年开设疗养院到现在,前来洗浴者已达200多万人次,平均每天有800多人。
早餐:自理 午餐:天缘饭店 晚餐: 饼王
  • 赤峰西西里酒店

第04天 出发地: 赤峰

贡格尔草原

贡格尔草原旅游区位于赤峰市。贡格尔草原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名胜古迹与草原文化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观光旅游区。整个旅游区由巴彦敖包、红皮云杉景观、达里湖构成。风景名胜贡格尔草原旅游区巴彦敖包红皮云杉景观,云杉林坐落在贡格尔草原的东北部,是世界罕见的沙地原始红皮云杉林。1981年就被列为自然保护区。云杉树树型似塔,雄伟壮观;林势雄浑;云杉林区南面广袤草原,北靠山脉峻岭,背有巴彦敖博(汉译富山)拔地而起,这里游览,冬可滑雪,狩猎;夏可游泳、钓鱼,兼草原,森林旅游的双重特色。达里湖(汉译为象大海一样的湖)位于赤峰市贡格尔草原西南部,面积约35.7万亩,苏达型半咸水质,是内蒙古四大名湖之一。 湖东西又有姊妹湖相伴,东为岗更诺尔,湖内特产红鲤鱼、鲫鱼、瓦氏雅罗鱼等,年产鲜鱼约50万公斤左右,夏季,丹顶鹤、白枕鹤、白鹤、天鹅、鸿雁、银鸥、燕鸥等百余种水禽来湖区产卵,繁殖,给湖区增添了勃勃生机,是名副其实的"百鸟乐园"。达里湖西岸为元朝最后一个都城遗址。湖南岸为曼陀山景观,东麓为元代隆兴寺遗址,外加云水洞,湖北岸有座孤立砧型山,崖侧留有古先民岩画,别具传奇色彩。最佳旅游时间赤峰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
head_picture

曼陀山庄

塞北第一庄--曼陀山庄以其古朴秀丽的塞外风光和浓郁的历史人文古迹奇观闻名遐迩。她既有山川、湖泊、沙漠、丛林、草原等自然美景,亦有辽、元代人文古迹。是融现代派和塞北草原民族风情集吃、住、行、游乐、购物、健身、团体会仪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特色旅游度假乐园。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富聚蒙餐 晚餐:海诚饭店
  • 赤峰西西里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赤峰

勃隆克沙漠

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乡),距赤峰市120公里,是距京津冀辽等省区最近的集沙漠、草原、奇山、怪石、湖泊、原始次生林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的接壤处。“赤峰”是因城区的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腹部,旗政府驻地乌丹距赤峰89公里。以乌丹镇为中心,四周辐射三、四个景点,最为出名的就是勃隆克和玉龙。勃隆克蒙古语意为“奇特的圆石山”。历史上有格萨尔王传经和康熙到此访隐士的传说,也是当年康熙建造行宫的初选景点之一。赤峰勃隆克沙漠旅游度假村以观赏自然景观和体验蒙古族风情为主,白色沙海为主基调,背倚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怪石山峰,面临万顷湖泊和碧绿的草原。山上古树临风、松涛阵阵;山下牛羊成群,野马奔腾;玉湖碧波荡漾,锦鳞鱼跃,百鸟翔集。蓝天、绿草、白沙、碧水、苍松翠柏、奇岩异石,勾勒出一幅绝好的塞外自然风光画卷,加之古朴的牧区生活习俗,浓郁的蒙古族风情,不禁使人流连忘返。历史上的赤峰,曾经是山青林茂、水清草美的塞北绿色明珠,被文人墨客赞为“不逊江南十六州”的秀美之地。30年前勃隆克山上也都是树林,粗的几个人才能合抱,密得只有2尺宽,横着背一捆柴都走出不来。曾几何时,植被遭到破坏,现在再看过去:远处的大黑山光秃秃的,几十年无节制的砍伐,树林已经完全消失了。同时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悄然般的出现了,且日渐扩大。赤峰受沙化危害的区域达八千四百三十五亩,而勃隆克正处在科尔沁沙地的一角。正因为这样的因素造就了勃隆克现在这样神奇的地方,集合了湖泊、沙漠、草地、沼泽、山林等各种景观。十足的美丽、又充溢着狂野与苍凉。往沙漠的里面走,有宋辽交锋时的古战场,在里面行走可以想象古时战争的情景,耳边响起军鼓隆隆,战马嘶叫,冲天的杀喊声,眼前浮现出万箭破空,战旗挥舞,两军冲杀的场面。。。。。。而且有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呦,而且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那里一直都居住着古人类,由于气候的原因,商代才开始向南迁移。
head_picture

红山湖

红山湖又名红山水库,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位于西辽河干流老哈河中游,地处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交界处,红山水库管理局驻地翁旗乌敦套海镇。距离赤峰、新惠、乌丹均在9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优越,公路交通便利。305国道横贯红山湖旅游区。风景名胜红山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一型水利枢纽工程。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25.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4486平方公里,控制洪水量占辽河中游洪水量的75%。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一座水库。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红山水库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塞外草原上一颗瑰丽的明珠,是赤峰地区山水如画、鸟语花香、消夏避暑、旅游观光之胜地。14万亩水面碧波荡漾,雄伟的水利枢纽工程气势磅礴,库区内蓝天、碧水、沙滩、绿荫以及水库下游的塞外江南水乡风光,构成了一幅风景绮丽的立体风景画,令游人陶醉于迷人的山水之间、鱼米之乡而流连忘返!红山水库旅游区开辟了北滩游乐区、工程游览区、南苑风景区、和水乡风光区。旅游区内建有:北滩浴场、北滩公园、天台鸟瞰、摩崖真经、泻洪观瀑、红亭望碧、明代石刻、白玉引水、燕窝奇观、水乡风光等10余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每到夏秋时节,库内烟波浩淼、水面鸥翔鱼跃、岸上杨柳成荫、风吹花草婆娑。是距离赤峰市区100公里以内最好的风景旅游区。乘快艇自红山湖码头在库首环游或上溯到敖汉旗山嘴子扬水站及水库上游芦苇荡处,可欣赏水上风光及百鸟乐园。自红山水电站尾水区乘船顺流而下至敖汉旗小山水库,可领略15公里河道湾湾、香莆丛丛、网泊散布、鱼船悠悠、杨柳依依、稻田葱葱、好一派塞外江南水乡风光!最佳旅游季节赤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当地地形以沙漠、草原为主,春日,干燥大风;夏季,雨热交加;秋天,清朗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因此,至赤峰旅游的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夏、秋两季。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麦香园艺术蛋糕 晚餐:自理